栏目导航
中山公园“吉庆有余 北京金鱼文明展”8月30日起面向大众敞开
人民网北京8月30日电 (记者池梦蕊)为进一步丰厚公园民间传统文明活动,展现首都农业文明遗产,促进休闲渔业展开,由北京市中山公园管理处与北京市水产技能推广站(北京市水生野生动植物救助中心)联合主办的“吉庆有余——2024年北京金鱼文明展”,将于8月30日至9月5日面向大众敞开。
金鱼作为我国传统文明的珍宝,积累了深沉的前史背景和文明底蕴,是明清两朝王府厅堂和花园中必不可少的赏识元素。原为明清两朝皇家社稷坛的中央公园(1928年更名为中山公园)是全国最早展现金鱼的公园。自1915年起,旧时皇宫内的金鱼被搬迁至大众展现区域,使很多金鱼爱好者得以赏识到旧日皇家珍品的风貌。1980年,为扩展公园旅游面积,将内坛东北隅的育花温室迁到天坛花圃,就地建筑一组供养殖与陈展金鱼为主要内容的园林景区。因“鱼”与“愉”谐音,故取名“愉园”,意谓赏鱼之园。三座仿古亭用38间半壁廊相接,廊壁上装有32个花窗样式的金鱼箱,供游人们赏识评论。2005年至2023年,中山公园先后举办了屡次宫殿金鱼展,成为广阔市民及金鱼爱好者的乐土。
宫殿金鱼是北京水产特征种质资源,是北京人的一份夸姣回想。中山公园吉庆有余——2024年北京金鱼文明展,将带市民在中山公园领会金鱼在皇家园林的风貌与神韵。全园共设置6处主题展区,展出“八方来福”的福寿金鱼、“气势汹汹”的狮头金鱼、“憨态可掬”的珍珠金鱼以及“哑然失笑”的望天金鱼等48个种类400余尾的精品金鱼。到时游客可在南门内广场西侧的吉庆有余展区,赏识到由宫殿木海、传统木海,老样式泥盆与传统金鱼一起重现的中山公园木海观鱼景象;在不远处的凉亭步道处的鱼影相伴展区,游客还可赏识到悬挂的现代金鱼拍摄著作;银杏树步道两边的金玉同贺展区,以展板方式展现了宫殿金鱼的前史演化和百年文明头绪;东门区域的金玉良缘展区,展出由现代书法家选取编撰的古籍《金鱼图谱》中的古代金鱼称号著作32幅,市民游客可在此打卡纪念。此外,公园愉园的传统金鱼展现区域,也调整丰厚了现有展览的传统金鱼种类和数量,使游客可以赏识到更多传统金鱼的宝贵种类。
与金鱼文明展一起展开的室内水生野生维护动物科普展将于8月30日继续至9月17日。在南七间房展厅中,游客可以正常的看到北京土著鱼种、龟鳖活体展现,水生野生维护动物标本展现以及水生动物科普常识展现。经过生动翔实的展现,让每位游客可以进一步探究水生野生维护动物常识,进一步提高大众水生野生动物维护意识,促进人与自然调和共生。
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协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维护联络咱们人民日报违法和不良信息告发电话告发邮箱:人民网服务邮箱:违法和不良信息告发电话告发邮箱:rmw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